当前位置 : 首页  员工风采

员工风采

填埋实验室和市场间的鸿沟--我司博士毕业生王旭龙琦

编辑: 时间:2015年05月28日 访问次数:5799

    我和王旭龙琦是好朋友,都在公司篮球队打后卫,还一起打过四届的CUBA比赛。一次去浙江浦江企业的调研,让我们决定一起做一件篮球以外的事。
    
    我们真的能改变世界吗?
    
    我学技术创新管理,导师是吴晓波教授,一位开口必提“企业家的社会责任”的老师。对于员工,他要求我们常常往企业跑,去考察现状、调研需求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    
    2013年,我去了浦江一家平面片材的生产企业。“一半的生产线不能开工,因为检测线的工人太难找。”老总告诉我,产品检测非常费眼力、耗体力,愿意干这活的越来越少,产量受到了大大限制。当时我就想,能不能让机器来代替人的眼睛,用“机器换人”来解决这个困境?
    
    回杭州的路上,我想到了王旭龙琦。他比我高两届,是光电系的直博研究生,他的研究领域是原子力显微镜,应该和“眼睛”有关吧。我动员他,一起去浦江的企业看看吧。“好!其实我也一直在想,我做的这些那些研究,到底能不能给社会带去真正的用处,到底会怎样改变人的生活。”王答应得可爽快了。
    
    我们在贴着公司玉泉校区的青芝坞租了一处10平方米的房间,开始了“机器换人”的第一步尝试:片材自动检测机。我们被亢奋的情绪支持着,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日子,倏倏地划过。第一台检测机上线使用,浦江这家企业如获至宝,他们告诉我,因为这个新装备可以给出标准的检测报告,企业拿到了200万美元的外贸订单。我们随后又做了几台,马上都被企业订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我们在产品质量检测中看到了“机器视觉”巨大的市场需求,又把片材检测拓展到胶囊检测上。没想到,试验样机刚刚出来,就遭遇“重创”——当时爆发了 “毒胶囊”事件,很多胶囊生产企业都被查封了,我们的试验样机也被“封”在里面,无法试验,也搬不出来。这一封就是一年,我们被逼着把目光瞄向了嘉善的纽扣生产企业,重新打开了局面。我们很开心,技术就像为产业升级点穴,找准了点,就真能见效。
    
    我们真的能改变世界吗?我和王旭龙琦的心里,都有了肯定的答案。一边做,我们一边成立了公司,起名“利珀”,“珀”就是我俩姓的组合。现在,我们已从青芝坞那10平方米的农民房搬出来,在离公司紫金港30公里的临安青山湖创业城,紧邻当地的产业区块,建立了我们的公司总部。在这里我们得到了青山湖科技城的大力扶持,借助浙江省“机器换人”的大潮快速发展。
    
    不同的人在一起合作,我们越来越相信“专业”的价值——王旭龙琦喜欢玩PS,自告奋勇给我们公司设计名片。我一看到设计稿,花花绿绿的一点都不好看。“会玩PS不意味着会设计哦。”于是,我们还是请了一位设计师帮我们设计了名片。我们还请了设计师帮我们设计了企业的logo,一个奔跑的小人,头部是一只大眼睛,象征着我们机器视觉的业务,用电路的元素画出双手双脚,小人奔跑在一条“LEAPER(跨越)”的道路上。
    
    王旭龙琦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,技术过硬,执行力强。不过他总说,博士阶段研究得太专了,还得不断地学,这几年,我就一直见他在恶补控制、机电方面的知识。
    
    “创业要以创新驱动”
    

    去年11月21日,李克强总理来公司考察,那天,我正好在图书馆查资料。总理笑盈盈地坐下来和大家座谈。他当时讲了一句话:高校的创业是要以创新驱动的。也就是说,大学老师和大员工的创业应该是把核心技术作为支点!这让我醍醐灌顶。技术是最重要的!
    
    从前,我们只说创业产品要有技术含量。但李克强总理把它上升到一个高度:技术才是创业的最核心支点,必须去追求创新驱动,才能创业成功。连夜,我通知团队的成员,第二天的头脑风暴的主题就是:怎么用创新驱动的思维来考虑当下的产品规划?
    
    当时,我脑中有项“备选”技术,要不要新上这个项目?公司成员有不同意见。果然,头脑风暴中,团队成员大多数持否定观点,理由是,我们基于视觉的产品检验的产品,已是公司的“传统拳头产品”。“我们只要把经典的产品继续做强就可以了。”“精力有限,放弃现有的产品是有风险的!”
    
    关于要不要转而“拥抱”新技术、新产品的问题,团队开过5次会后,做出了最终的取舍:忍痛舍弃了两个看起来不错,但同质化竞争严重、核心技术不是特别强的产品,集中精力把新产品做好,因为新产品在技术上更有领先性。
    
    我们公司,平均薪资最高的是技术部的员工,单人最高年薪30万,行政管理岗位的则很少,我给自己开的工资是月薪6000元,我的助理是月薪4000元。就是因为我们要体现“创新驱动、技术至上”的价值取向。我们想首先在内部建立一种尊重科学、尊重技术的价值观,在与社会打交道的时候,才能守住这份信仰。
    
    企业和高校之间的“填沟人”
    

    我说的那项新技术,其实已在实验室里“锁”了两三年。光电系一位教授发明了一种三维相机的成像方法,论文已经发表两年了,教授也和企业谈过,但是最终没有成功应用。
    
    要让实验室的Demo变成现实产品,还有很多环环相扣的“后道工序”,比如分析系统、控制软件的问题,设备稳定性的问题,后期企业消化吸收和产业化的问题,教授本人是没有精力来做这些的。教授们完成不了的事,正好是我们能做的。我们想做的是“填沟人”,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之间的鸿沟,我们来对接、来消化、来推进产业化。
    
    我和王旭龙琦只有一次吵得面红耳赤。就是为了这个“沟”如何“填”。去年夏天,我们的样机在深圳一家企业测试,前半小时很稳定,结果却非常令人失望。我们两个垂头丧气的人聚在一起分析原因。谁也不服谁,几个小时过去,我们相互不说话。后来,我们还是达成了一致:从自身找原因。马上,我们一起讨论起草了一份公司内部测试的流程规范。好的技术,的确需要有一个更加充分的空间,去锤炼它的稳定性和完美度。
    
    我接待过一位投资人,他看了我们三维视觉的样机之后,很不以为然:“这个技术早就有了,不稀奇呀。”尽管我解释了几遍,他仍然不屑。我想,如果让科学家直接面对这样不尊重技术的投资人,那简直就是一种屈辱。后来,我们谢绝了这位投资人的资金。但这件事让我想明白一件事,要填平科学研究和企业之间的这条“沟”,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
    
    三维相机,立体相机,你一定听说过,的确,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做出了相关产品,但是那些基本是基于双目视觉,或者激光,而且观测的距离和结果非常受限。 而我们的核心技术是不一样的。比如,我们正在与国内一家汽车龙头企业合作开发无人驾驶车,它的“眼睛”就是我们提供的产品。这两天,我们还和一家著名的物业公司,讨论“快递机器人”的方案,有了三维的眼睛,可以让机器人帮我们人类做很多事情,想想,是不是很美好?
    
    我们60多人的团队,有10多个电气、控制、软件方面的博士担任技术骨干。今年的一件大事,就是开始筹建自己的研究院,就是专门为“填沟”而建的。公司成立到现在,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“核心技术”,并通过我们的“产业化技术模式”实现技术的有机组合,完成“引进、消化吸收、再创新”的“消化吸收”这一环节,而这一点现在往往被忽略。我们利用社会资本成立了一个2亿元的基金,在全世界寻找最先进的技术进行“投资”,让先进的走出实验室,一个研究院“孵化”一项核心技术,完成走向产业化前的一系列中试,引进,消化,吸收,再创新。目前我们研究院拥有世界领先的“三维视觉”技术 ,我们的石墨烯团队还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效率提高到25%,这几乎是现有产品的两倍……
    
    相信世界因为有我们,会变得有点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专家点评
    
    公司党委学工部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高峰点评:
    
    中国要做好大员工创业,最基础的是软性工作,即推动尊重创业、尊重企业家的文化和氛围的形成。创业是一种价值观,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担当意识。没有价值观这种最核心的支撑,大员工创业就无法发生,更遑论那种“以身相殉”的坚持。
    
    所有国家,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,都必然地会产生创业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、社会心态。有着几千年“学而优则仕”官本位思想和轻商思想的中国,现在正走向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。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创新创业的价值观必然要产生,必然要成为社会主流意识,这是大势。加大尊重创业、尊重企业家的环境建设,正是顺势而为。
    
    (周炜 余建斌采访整理)2015-05-26